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255
首先,无水硫酸钙,我们常说的传统“石膏”,是无水硫酸钙(CaSO4)的细粉末散在特制的细孔纱布绷带上制成,经水浸泡后在短时间内硬化定型,有很强的塑形能力、稳定性好。而目前使用的新型高分子“石膏”,是由玻璃纤维高分子或聚酯纤维高分子所制成,具有强度大,重量轻,厚度薄,透气,防水,不易引起皮肤过敏,还能透过X光等特点。这“石膏”,是不是很神奇!

无水硫酸钙(无水磷酸氢钙)
而“打石膏”呢,是指石膏以外固定的形式,使肢体得到长时间的固定,肢体保持某一特定位置,防止患肢活动,避免骨折移位,使关节和软组织处于休息状态,同时也能使患部避免再度受伤。
▲“打石膏”
什么情况需要“打石膏”?
这些情况下需要打石膏:
“打石膏”是骨科医生的一项基本技能,但也需要对疾病的类型、基本的复位方法、固定的位置、衬垫的使用、石膏的类型、长短和厚度等等有较好的掌握,才能打出具有“神奇作用”的石膏。
目前,无水硫酸钙,应用和研究的比较多的骨水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磷酸钙骨水泥和硫酸钙骨水泥等。
PMMA骨水泥是通过混合液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和动力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这两种组分形成的丙烯酸聚合物,其单体残留量低,具有低的耐疲劳性和应力开裂性,以及高的抗张强度和可塑性。PMMA骨水泥在医学整形外科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无水硫酸钙,早在40年代就已经应用于齿科、颅骨和其它的骨修复领域。丙烯酸酯类骨水泥用于人体组织手术,至今在国内外临床中已应用了数十万例之多。
PMMA骨水泥的固相一般为已经部分聚合的预聚体PMMA,液相为MMA单体,并添加了部分的聚合引发剂和稳定剂。当固相预聚体PMMA与液相MMA单体混合后,立即发生高分子共聚反应而实现骨水泥的固化,但是该固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会对周围组织造成热损伤而引发炎症,甚至导致组织坏死。因此亟需更多的研究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质量,减少或消除PMMA骨水泥的副作用。
硬石膏为无水硫酸钙。生石膏经过煅烧、磨细可得β型半水石膏(2CaSO4·H2O),即建筑石膏,又称熟石膏、灰泥。
石膏的白色、无色,无色透明晶体称为透石膏。硬石膏的化学组成为CaO41.2%、SO358.8%,成分变化不大。常有粘土、有机质等机械混入物。有时含SiO2、Al2O3、Fe2O3、MgO、Na2O、CO2、Cl等杂质。
透石膏
物理性质
生石膏通常为白色及无色,有时因含其它杂质而染成灰、浅黄、浅褐等色;致密块状或纤维状;玻璃光泽;节理面呈珍珠光泽;硬度1.5~2,不同方向稍有变化;比重2.3;熔点:1450℃。
生石膏一般在150℃左右失去两个结晶水中的3/2个,转变为半水石膏(CaSO4·1/2H2O),半水石膏(熟石膏)中的1/2个水大约在180℃失去,此时得到的是可溶性无水CaSO4,无水硫酸钙,继续加热得到不溶性无水CaSO4(硬石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