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环保机械设备首页
会员登陆

医学教学模型人体骨骼结构详细介绍(人体医学模型骨架)

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367

内容摘要:医学教学模型人体骨骼结构详细介绍(人体医学模型骨架)人体医学模型骨骼,总共有206块骨头。其中有躯干骨51块、四股骨126块、颅骨29块、。由于骨在人体各部位的位置不同,功能各异,形状也多种多样,分别被称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长骨呈长筒状,中部较长的一段称骨干,长骨两端比较膨大,叫骨骺。骨干内的空腔称为骨髓腔,里边有骨髓。

人体医学模型骨骼,总共有206块骨头。其中有躯干骨51块、四股骨126块、颅骨29块、。由于骨在人体各部位的位置不同,功能各异,形状也多种多样,分别被称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长骨呈长筒状,中部较长的一段称骨干,长骨两端比较膨大,叫骨骺。骨干内的空腔称为骨髓腔,里边有骨髓。骨髓有造血功能。长骨多分布在四肢,如尺骨、桡骨、股骨等。短骨多数呈立方体,如跗骨、腕骨。扁骨大多又宽又扁,呈板状,如颅顶骨、肩胛骨。不规则骨的形状不规则,如脊椎骨。

医学教学模型人体骨骼结构详细介绍(人体医学模型骨架)

医学教学模型人体骨骼结构详细介绍(人体医学模型骨架

人体教学模型儿童的骨头比成人多,这是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块,长大成人后合并为1块。儿童尾骨有4~5块,长大后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块耻骨,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最后儿童的骨骼,要比成年人多11~12块,因此儿童骨骼实际上应是217~218块。

一般成年人体的206块骨头所在部位大致可分三部分,即头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教学模型人体骨骼模型骨骼形态和各部位名称,分别为颅骨共22块,包括额骨、顶骨等。躯干骨共58块,包括椎骨、胸骨和肋骨。四肢骨共126块,包括肱骨、桡骨和尺骨等上肢骨以及髋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跟骨等下肢骨。

206块骨头或者单个出现,或者左右成对出现,各自依其不同的功能,按一定方式和力学结构,通过关节、韧带、软骨或骨缝等方式互相连接起来,构成人体的骨骼系统,具有维持机体形态、支撑体重及保护脏器等多种重要功能。

医学模型人体骨骼模型,依骨骼的大小及形态来区分,大致可概括为4类:1、短骨:近似立方形。主要位于承受压力而运动较轻的部位,如腕骨、跟骨等。2、长骨:分布于四肢,左右对称、成对存在,多呈多管状,如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胫骨和腓骨。长骨中部较细,称骨干;两端膨大,称骨骺。幼年时骨干和骨骺间有骺软骨,成年后才骨化。长骨起着支持和运动的杠杆作用。3、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如髋骨、椎骨等。4、扁骨:呈板状。如颅的顶骨、胸骨和肋骨等。扁骨主要构成腔的壁,对腔内的脏器起保护作用

标签:医学,模型,人体,骨架,骨骼
本文网址:https://m.huanbaojx.cn/fscl/11991.html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无线电子吊磅(无线电子吊秤的正确使用方法)

下一篇:煤矿集中式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研制(煤矿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

相关阅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