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366
DMS经络检测仪的原理&起源
DMS经络检测仪的检测原理是属于能量医学的范畴,检测结果具有其统计学上的意义及一定的准确度。能量医学的研究起源于1950年,德国傅尔医师发现每个人体细胞的内外都分布着不同的『电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傅尔惊讶的发现,中国人在两千年前绘制的『经络图』,竟然与他实际从病人身上检测出的电能变化『路线图』几乎一模一样。
1950年,中谷义雄(日本人),发现在皮肤上有一系列的点,在上面所量的电阻,比周围区域的电阻低,这种情形,在人体有病时,特别显着。电流进入人体,大部分经过毛孔。电导的高低,由毛孔的大小决定,而后者受自律神经控制。当每一器官发生毛病,连接于该器官的自律神经就受到刺激,因而改变相连于经络上的电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了长期的冷战对垒。从军备到宇宙空间、航天技术,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两国为超越对方,互不示弱,各自加强了各方面的科学研究、甚至连宇宙空间站宇航员身体机能的好坏也成为双方竞赛的内容。频繁的太空活动,给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了确保宇航员进入太空后的身体机能的正常,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健康进行全程掌控,因此苏俄中央科学院承政府之命,由多位知名科学家领导,成立一个千余名的研发团队,包括科学家、医学家、各科权威医师以及统计学家的研发机构,利用当时对东德国的控制以及和中医发源地-中国的友谊,依托于当时苏联的专制体制和基础数据采集参与者的高度自觉以及强大的物质、科技实力,从60年代开始到苏联解体历经30多年的研究,终于研发出了透过网络的远距离自动反射诊断系统。通过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上进行身体检测,并将实时出炉的报告,在两端同步接收,以便于医学人员依据检测报告判断航天员的身心状况是否正常,并同时针对异常现象给予治疗上的建议。这种神秘又科技的诊断系统称为自动反射诊断系统。
苏联解体后,1999年台湾旭展电子花费巨资从苏联宇航局专家手中买到整套技术,引进自动反射诊断系统应用于社会、造福大众。这套系统测试人体机能的准确率高达90%以上,安全无痛,采用非侵入性的检查方式,操作简单,学习容易,短时间内即可学会操作,更令人惊叹的是整个测试流程只需要花十分钟就可完成,无论是长期慢性病还是刚刚发生的急性病都可检测出来,在中国大陆四川成都设立研发基地,将这项前苏联高度机密的技术平民化,将之前庞大的机器个体转变为客户端加服务器资料库的形式,降低终端使用成本,使这套技术造福大众成为可能,根据这套技术的基本原理,将这套新的自动反射诊断系统命名为经络检测系统,对外通称经络检测仪,并以e络通的品牌对外进行营销。
因为此项技术从表面原理来看是非常简单的,就是采集穴位的电流电压值,所以从2003年开始陆续出现模仿者,但是经络检测技术核心的部分:经络值的产生(经络值不等同于人体穴位电流电压值),经络值对应数值和组合规则的实际意义是必须要用到的基础病理资料库形成的独特的统计学分析技术,而这套技术是模仿者所没有办法去破译的,而离开前苏联的专制制度和强大的物质、科技实力,其他任何国家或机构要实现基础数据的采集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模仿者的经络检测仪准确度只能达到60%左右,而且基本都只能围绕笼统的能量平衡做文章,对于具体病症的判断和分析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使用者会发现报告的重复度非常高,对于已有的病症的准确性非常的低等等。
DMS经络检测仪是延续前旭展电子整套技术,接替前旭展(成都)电子的售后服务工作,使这套技术能继续为大众服务。目前在中国大陆具有独立数据库及独特getway管控平台。DMS经络检测仪将秉承一贯的高准确性,高适用性,同时将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优惠的价格使经络检测技术真正造福大众。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