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321
红色和绿色InP量子点(QDs)已经被证明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外量子效率,与CdSe基量子点的差距缩小。然而,蓝色InP量子点的性能仍然落后于红色和绿色量子点。

外量子效率(外量子效率大于1)
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过引入具有更小离子半径和更大结合能的Br,使得蓝色InP量子点的量子产率从54%提高到93%,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高值。同时,通过配体交换将长链1-十二烷硫醇替换为短链1-十八烷硫醇,以提高载体注入效率。由这些量子点制成的蓝色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出2.6%的外部量子效率,这是迄今报道的最高蓝色InPQLED。相关论文以题目为“HighQuantumYieldBlueInP/ZnS/ZnSQuantumDotsBasedonBrominePassivationforEfficientBlueLight-EmittingDiodes”发表在AdvancedOpticalMaterials期刊上。
“刚做这项研究时,我们发现在国内做高分辨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High-resolution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的工作不是很多,大部分研究都是韩国团队开展的,比如三星研究所、首尔大学等机构报道了相关的工作。”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李福山表示。
图|李福山团队(来源:该团队)
事实上不仅在QLED科研领域,即便在QLED产业领域,韩国团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同时担任教育部微纳显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的李福山,外量子效率,对于中国仍需加大力度发展QLED的感受更加深刻。
基于此,他和团队将此定位“耕耘目标”之一。2月28日,相关论文以《超高分辨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Ultrahigh-resolution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为题,外量子效率,发表在NaturePhotonics上。
器件色度达到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TSC)标准,亮度超过8000cdm-2,外量子效率超过2%。这一工作提出了配体-器件工程相结合构建高效团簇电致发光体系的有效策略,将有力推动团簇电致发光技术发展成为全光谱覆盖的重要显示技术。
日前,该团队关于“团簇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线刊登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外量子效率,影响因子16.823)。(完)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优利特尿液分析仪(missionu500尿液分析仪)
下一篇:电子地磅整体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