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286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注射泵的操作流程的一些知识点,和微量注射泵操作流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注射泵的操作流程(微量注射泵操作流程)
打针时振动泵的作用
微量泵是一种新型泵力仪器,可供微量静脉给药,优点是剂量准确、安全、定时、定量,给药均匀,调节迅速、方便。常用于ICU、CCU、儿科、心胸、脑外科、普外科等重症患者。使用方法备好物品和药品:微量泵,20ml、50ml无菌注射器,塑料延长管,无菌盘,止血带,胶布,输液垫,按医嘱备药。检查微量泵电路、电源、距离和仪器状态。按医嘱核对药物。用专用注射器吸取药液。连接延长管排气后将其设置于泵体夹内,推动滑座至可注射状态。静脉注射成功后连接延长管。根据病情、药物性质选择给药速度。按启动键,可见注射指示标志转动。检查各项指示等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护 理严格“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每抽吸1次药液都需要更换注射器。为防止将空气压入血管内,吸药时应排净气体。注射器内药物即将注完前,应提前抽好药液以备及时更换,保持使用药物的连续性。注射开通后,及时检查药物是否渗漏,如有报警应及时查找原因,作相应处理。常见报警原因有脱管、管道受压或扭曲、滑座与注射器分离、药液注完等。使用时将药物参数[μg/(分·kg)]准确换算为泵的固定输入参数(ml/小时),然后输入泵内显示器上。使用硝普钠等避光药物时,应用避光纸遮盖管道,以保证药物效价。及时清洗泵表面污物、残液,防止腐蚀机器,用后由专人保管。

注射泵的操作流程(微量注射泵操作流程)
思路高输液泵传感器在滴口与壶内液面之间。使用输液泵,滴数传感器应该安装在滴口与壶内液面之间。输液泵采用的原理蠕动泵挤压法。停用输液泵/注射泵时的操作:先按停止键后关电源,再取出输液管。
通常情况下,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流程,可分为配制药物、放置注射器、启动。而注意事项,则分为切勿触碰、注意安全、管路通畅、密切观察等方面。微量注射泵,能够将药液精准而均速地泵入患者体内,维持患者体内稳定的药物浓度,是病房经常使用的医疗仪器。
一、操作流程:
1、配制药物: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以及药物的持续时间,确定合适的注射器,配制适量的药品,如多巴胺、肾上腺素等;
2、放置注射器:将含有药物的注射器放置在微量泵上,将其固定;
3、启动:接通电源,启动注射泵,使药物持续而稳定地泵入患者的体内进行治疗。
二、注意事项:
1、切勿触碰:不要随意触碰微量泵,避免仪器松动,以免药物浪费或外渗。当患者需要上厕所或活动时,需尽量避免对管路或微量泵造成过多影响。当发现微量泵出现药物外渗或不明原因报警时,应及时呼叫医疗人员进行处理;
2、注意安全:微量注射泵通常为电力驱动,无论是外接电源,还是内置电池,在使用微量泵时均要注意安全。不要在电源附近放置过多的杂物,尤其是水杯、水壶等,避免发生触电危险;
3、管路通畅:在操作过程中,需保证管路通畅,管路不能折叠、受压。整套输液管路尽量暴露在外,以便检查。如果发现输液管路堵塞,药物流动不畅,应及时呼叫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4、密切观察:在微量泵操作时,应时刻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果患者突发意识障碍、体征异常等异常情况,均应及时呼叫医护人员处理。
微量泵的计算万能公式:泵速(ml/h)=所需药物剂量(ug/kg/min)×0.06×体重(kg)×注射器毫升数÷药物剂量(mg)。
注射器毫升数:指你用的注射器的毫升数,如你选用20ML就用20;药物剂量指:你用的药物的剂量如用多巴胺40MG,药物剂量就是40。
举例:病人70KG,需要用多巴胺5ug/kg/min。用20ML注射器抽多巴胺40MG加生理盐水至20ML。套用公式:泵速(ml/h)=5*0.06*70*20/40=10.5。即将泵速调为10.5。也就是一小时10.5ML
微量泵公式2:
F=D*W*(60/C)=Y*(3/N)。
F:拟设定泵速ml/h。
D:拟用药物量ug/(kg*min)。
W:病人体重kg。
C:所配药物的浓度ug/ml。
N:50ml液中药物的量mg。
Y:每分钟泵入药物量ug/min。
静脉输液滴速公式:
(若输液器的滴速为15滴约等于1亳升时)。
滴速=所需剂量(ug/kg/min)×0.015×kg×液体毫升数(ml)÷药物剂量(mg)。
产品简介:
微量注射泵将少量药液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操作便捷、定时、定量,根据病情需要可随时调整药物浓度、速度,使药物在体内能保持有效血药浓度。
运用微量泵抢救危重患者,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安全、有效地配合医生抢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微量注射泵
1.执行人员将与注射泵相连的针头扎进死刑犯的静脉血管,与平时的静脉注射完全相同。这一过程中,执行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2.执行人员对注射泵进行适当调节,执行号令发出后,执行人员按一下注射泵上的注射键,药物开始注入死刑犯体内。很快,电脑显示屏上的脑电波从有规律的波动变成几条平行的直线,脑电波的前后变化被清晰地印在纸上。这将作为死刑报告的主要内容。3.将由法医根据心跳、呼吸等来确认罪犯死亡。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四百二十三条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罪犯有权会见其近亲属。罪犯申请会见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近亲属。罪犯近亲属申请会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及时安排会见。第四百二十四条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三日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第四百二十五条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急救知识实训报告
实训一电动洗胃机洗胃术
一、实训目的
1、掌握急性中毒病情的判断和电动洗胃操作技术。
2、熟悉电动洗胃使用目的,注意事项。
3、操作中工作认真、严谨,爱伤观念强。
二、实训内容
1、自动洗胃机洗胃操作技术。
三、实训用物
1、电动洗胃机、洗胃溶液、水桶、水温计、橡胶单、胃管等
2、护理训练模拟人。
3、临床案例、监护记录单和笔。
四、实训方法
1、复习相关理论(结合临床案例,讲述自动洗胃机洗胃操作技术使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展示实训用物。
3、教师讲解并同步示教(在模拟患者身上进行自动洗胃机洗胃操作技术。)
4、学生6~8人为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师生共同评价练习情况。
6、教师小结。
7、布置写出实训报告。
五、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备物检查洗胃机功能核对、解释摆体位连电源。
2、插胃管:铺巾、置盘量管、润管插管验证是否在胃内。
3、洗胃:连洗胃机按手吸按自动。
4、洗胃观察:观察患者及洗胃液更换洗胃液
5、洗胃完毕:关机留置胃管撤连接管。
6、记录。
7、安置病人。
8、整理用物:清洗洗胃机及连接管连接管用消毒液浸泡。
六、分析讨论
简述电动洗胃机注意事项。
实训二中暑、淹溺、触电现场救护技术
一、实训目的
1、掌握中暑、淹溺、触电现场救护技术。
2.熟悉中暑、淹溺、触电现场救护目的及注意事项。
3、操作中工作认真、严谨,爱伤观念强。
二、实训内容
中暑、淹溺、触电现场救护技术
三、实训用物
护理模拟人、听诊器、血压计、木棒、绳,临床案例等
四、实训方法
1、复习相关理论(结合临床案例,讲述中暑、淹溺、触电现场救护目的及注意事项)。
2、展示实训用物,设置情景,学生12~13人一组,通过角色扮演进行中暑、淹溺、触电现场救护技术演练。
3、组织学生讨论。
4、师生共同评价练习情况。
5、教师小结。
6、布置写出实训报告。
五、操作流程
1、触电现场救护:根据触电现场情况,选择最安全、迅速方法:关闭电掣(挑开电线、切断电线、拉开触电者)----避免合并伤----根据伤情实施紧急救治。
2、中暑现场救护:迅速将病人搬离高温环境----安置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取平卧位----脱去外衣----饮用含盐冰水或饮料----物理降温。
3、淹溺现场救护:救出病人----清理呼吸道----心肺复苏----倒水处理
六、分析讨论
简述酒精擦浴降温法的注意事项。
实训三电除颤器的使用
一、实训目的
1、掌握电除颤器操作技术。
2、熟悉电除颤器使注意事项。
3、操作中工作认真、严谨,爱伤观念强。
二、实训内容
1、电除颤器操作技术。
三、实训用物
电除颤器、导电胶、护理训练模拟人、监护记录单和笔。
四、实训方法
1、复习相关理论
2、展示实训用物。
3、教师讲解并同步示教
4、学生6~8人为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师生共同评价练习情况。
6、教师小结。
7、布置写出实训报告。
五、操作流程
准备用物---接电源线---开电源开关----摆体位----暴露胸部---去除导电物质----定位、清洁皮肤----涂导电胶---选择电能及电复律----安放电极板除颤---观察心电波----电极板、各开关复位----关电源----整理、记录
六、分析讨论
简述电除颤使用注意事项
实训四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
一、实训目的
1、掌握微量泵、输液泵使用操作技术。
2、熟悉微量泵、输液泵应用参数的调节。
3、了解微量泵、输液泵使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二、实训内容
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
三、实训用物
微量泵、输液泵、注射器、输液器、生理盐水等
四、实训方法
1、复习相关理论
2、展示实训用物。
3、教师结合电教片讲解并同步示教
4、学生6~8人为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师生共同评价练习情况。
6、教师小结。
7、布置写出实训报告。
五、操作流程
微量注射泵使用流程:备物固定注射泵接电源配药、固定注射器、排气核对、解释穿刺调试启动仪器连通管路观察、记录整理
输液泵使用流程:备物固定输液泵接电源配药、固定输液管、排气按开关键自检设定参数静脉穿刺连通管路按开始键输液完毕按停止键关调节器撤输液管关输液泵观整理、记录
六、分析讨论
一脑水肿患者,医嘱30分钟内给予20%甘露醇250ml,如用输液泵进行输液,则1分钟输多少滴?(1ml=20滴)
实训五呼吸机的使用
一、实训目的
1、掌握呼吸机使用操作技术。
2、熟悉呼吸机应用参数的调节。
3、了解呼吸机使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适应症、禁忌症、脱机指标及常见的报警原因及处理措施。
二、实训内容
1、呼吸机使用操作技术。
2、呼吸机应用参数的调节;呼吸机的适应症、禁忌症、脱机指标及常见的报警原因及处理措施。
三、实训用物
1、呼吸机、模拟肺、连接管、氧气桶、氧气减压表、扳手、电源转换器等
2、护理训练模拟人。
3、临床案例、监护记录单和笔。
四、实训方法
1、复习相关理论(结合临床案例,讲述呼吸机使用操作技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
2、展示实训用物。
3、教师讲解并同步示教(在护理模拟人身上进行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并演示呼吸机应用参数的调节。)
4、学生6~8人为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师生共同评价练习情况。
6、教师小结。
7、布置写出实训报告。
五、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备物核对、解释摆体位。
2、检查呼吸机性能:连接呼吸机管道接模拟肺接电源开主机开关开氧气阀开温化、湿化器开关检查呼吸机性能。
3、建立人工气道。
4、连接人工气道
5、调参数:确定呼吸机模式设置参数设置报警界限和安全阀调节温化、湿化器。调节同步触发灵敏度。。
6、观察、记录
7、安置病人
8、撤机:拔管关温化、湿化器开关关氧气阀关主机开关关电源
9、观察、记录
10、清理用物:清洗各连接管道消毒液浸泡各连接管道晾干备用
六、分析讨论
简述呼吸机常见的.报警原因
实训六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配合技术
一、实训目的
1、掌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配合技术。
2、熟悉正确固定气插管或气切管。
3、了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二、实训内容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配合技术
三、实训用物
气管切开包或气管插管盘、气管插管导管、无菌手套、消毒剂、合适的局麻药、照明设备、负压吸引装置,注射器、胶布、纱布及导管固定物品,录像、临床案例、记录单和笔
四、实训方法
1、结合临床案例,讲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配合技术目的及注意事项。
2、展示录像后,教师在护理模拟人身上演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配合技术。
3、学生12~13人一组,相互配合在护理模拟人身上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配合技术训练。
4、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评价并进行课堂小结。
6、布置写出实训报告。
五、操作流程
(一)气管插管经口明视插管术流程:
医学专用咽喉部(清醒患者)--取位--协助患者张口--置入喉镜--经悬雍垂后挑起会厌--见声门后插入气管导管--退出喉镜--气管导管再入2-3cm--塞入牙垫--检查气管内导管的位置--固定导管、牙垫--气囊充气--连接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
(二)气管切开术流程:
摆体位--手术切口--切断甲状腺峡部--向上挑开气管环正中--刀刃向上刺入气管,注意进刀深度--撑开气管切开口后插入气管套管--固定气管套管于颈部
六、分析讨论
气管插管、器官切开术中护士的配合工作分别包括哪些?
实训七止血、包扎、搬运技术
一、实训目的
1、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
2.熟悉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目的及注意事项。
3、操作中工作认真、严谨,爱伤观念强。
二、实训内容
止血、包扎、搬运技术
三、实训用物
治疗盘:弯盘、绷带1~2卷、胶布、生理盐水棉球、药碗2只、镊子2把、纱布、剪刀1把,录像、临床病例、记录单和笔
四、实训方法
1、复习相关理论(结合临床案例,讲述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目的及注意事项)。
2、展示实训用物,设置情景,学生12~13人一组,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技术演练。
3、组织学生讨论。
4、师生共同评价练习情况。
5、教师小结。
6、布置写出实训报告。
五、操作流程
准备用物---核对解释---观察伤口---清洗伤口----覆盖纱---包扎---固定---搬运---观察----整理用物、记录
六、分析讨论
外伤止血、包扎现场救护技术目的及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