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318
1.丝网印刷原理&作用

丝网印刷电极(丝网印刷电极制备)
1.1原理
刮刀挤压印刷油墨,丝网印刷电极,并借助刮刀面和网版网结的阻拦,使印刷油墨呈现出逆向滚动状态,当油墨行至网版未被乳胶膜阻挡的电极图形区时即向下穿透网孔接触印刷基材(硅片),刮刀继续往前推移是,则因网版张力及离版间距,使油墨脱离网版,附着于印刷基材上,达到印刷的目的。
1.2作用
1.收集电流;
2.引出电流;
3.将单体电池焊接成串。
2.丝网印刷流程&作用
2.1印刷流程
2.2背电极印刷
a.作用: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特性、焊接性能和附着性;
b.银浆组成:银铝浆是由银粉,铝粉,无机添加物和有机载体组成;
c.印刷参数:在印刷图形完好时,印刷头压力在范围内尽可能的小。
2.3背电场印刷
研究表明,质子陶瓷电化学电池有望在低于600℃高温下运行。虽然已经证明了电解质的高质子传导性,但由于未知原因,不能完全用于电化学全电池。在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教授和YanhaoDong,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WeiWu和DongDing等人表明这些问题是由于低温处理过程中氧电极(PrNi0.5Co0.5O3-δ,PNC55)-电解质界面之间的接触不良引起的,证明了简单的硝酸处理可以有效地使高温退火的电解质表面恢复,从而使得氧电极与电解质之间发生反应性键合,从而提高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这可以实现低至350℃的优异的质子陶瓷燃料电池性能,其在600℃,丝网印刷电极,450℃和350℃的峰值功率密度分别为1.6Wcm-2,650mWcm-2和300mWcm-2,以及在1.4V和600℃条件下以超过3.9Acm-2的电流密度稳定电解循环。此外,本文的工作突出了界面工程在陶瓷电化学器件中的关键作用,并促进了对可持续能源基础设施的理解和实践。
电镀技术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导电固体表面沉积一层薄金属、合金或复合材料的过程。电镀铜技术属于一种特殊的电解过程,利用电解原理在导电层表面沉积铜,主要基于种子层栅线的方法替代丝网印刷制作电极,一般使用含银的电镀液,再用铜镀层,从而减少银浆用量,丝网印刷电极,或者用铜镀层完全代替银浆,使成本更具有竞争力。铜作为银的“替身使者”,性价比更高。相比较银栅线,铜栅线的电阻率要高3倍左右(铜栅线电阻率在1.7μΩ.cm,而银在3~10μΩ.cm),而低接触电阻的金属栅极是发挥高效异质结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途径。另外,单从价格上更进一步体现铜栅线的优势,铜价格约60元/kg,约是银栅线的十分之一,若考虑低温进口银浆(8500~9500元/kg),丝网印刷电极,这一价格优势将更加明显。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