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244
另外,棕榈酸甲酯,榴莲的各个部位还都检测到有棕榈酸、棕榈酸甲酯、油酸乙酯等有机化合物。所有的这些挥发性化学成分共同构成了榴莲果实的独特气味。

棕榈酸甲酯(棕榈酸甲酯对照品)
所谓人不可貌相,在食物界,气味也不能评价一款食物好不好吃的唯一手段。中国文学家郁达夫在《南洋游记》中写道“榴莲有如臭乳酪与洋葱混合的臭气,又有类似松节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
闻着臭,吃着香,棕榈酸甲酯,来看看榴莲有多好吃?
(图片来自网络)
榴莲的外观像个大菠萝,个头与椰子差不多大小,棕榈酸甲酯,每个重约1~1.8公斤。成熟时,外果皮呈土黄褐色,又像一个大刺猬,果壳坚硬,密生三角形刺。打开果壳之后,果肉淡黄或者乳白色,粘性多汁,非常柔软,离近了一闻,气味反而好了许多,倒能体会到一股奶酪的香气,尝起来软粘味甜。除了生吃之外,也可去掉果内的籽核,将果肉以椰子汁、白糖、鸡蛋等,加工煮熟来吃;更可以将果肉煮熟成浆,制成榴莲糕、榴莲酥等美味甜点。
另外,榴莲还具备一种神奇的技能:让人从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它的味道。这项技能,归功于它含有的多种易挥发物质,例如棕榈酸、棕榈酸甲酯、油酸乙酯等等。它们的作用就是把臭味和果香味飘到更远的地方。
为什么同样的榴莲味,有些人闻着是屎味,有的人闻着却是香味?差别怎么这么大?
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嗅觉是如何产生的。
在人的鼻腔顶部存在着诸多嗅觉感受器(嗅觉受体细胞),当空气中带有味道的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就会与嗅觉感受器结合,从而给大脑发出信号。这个信号通过神经冲动的方式传递给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后,人就有了对味道的感知。但是,人体内有400个基因专门负责嗅觉感受器。由于每个人的基因有差别,导致每个人的嗅觉感受器也是不同的。
再进一步分析布料上吸附的成分,研究人员共检测到了99种化合物:醛类18种、酯类11种、醇类11种、酮类6种、烃类36种、其他17种。火锅底料富含油脂,脂肪加热氧化后会生成挥发性强的醛类,包括直链饱和醛和烯醛,它们奠定了火锅的特征风味。醇类化合物中的柏木脑具有弱木香,是一种常见的香精成分。正辛醇、癸醇、烯醇则带有水果香气。这些化合物彼此之间还会相互反应,比如醇和酸会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棕榈酸甲酯等酯类。
而火锅店提供的除味剂并不能真的消除这些成分,而是用香薰精油掩盖火锅味、用包覆剂(如琼脂)抑制气味挥发,或者添加能与火锅气味成分反应的物质。
饿了觉得火锅味香,吃饱又觉得火锅味臭,呵,棕榈酸甲酯,人类。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