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环保机械设备首页
会员登陆

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有哪些)

本文作者投稿用户

发布时间更新时间:2025-11-09

阅读量299

内容摘要: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有哪些)1、电子测量仪器基本信息作者:肖晓萍主编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ISBN:7120000152页码:194定价:16.6元装帧:简装本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有哪些)2、电子测量仪器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各种常用电子测量仪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在分析电子仪器基本原理时与测量技术紧密结

1、电子测量仪器基本信息

作者:肖晓萍主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7120000152

页码:194

定价:16.6元

装帧:简装本

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有哪些)

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有哪些)

2、电子测量仪器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各种常用电子测量仪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在分析电子仪器基本原理时与测量技术紧密结合,根据基本电参量和派生电参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阐术各种功能的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基本原理、技术性能和应用。第10章对智能仪器和自动测试系统做了简要的介绍。

本书编写思路清晰,在讲述概念原理之后,各章专门用一节介绍应用,给出各种应用实例。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文句流畅、通俗易懂,且每章前面的学习导引,章末配置小结与习题,利于教学,便于自学。本书除作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材外,亦可供从呈电子信息技术工作和计量测试人员参考。

3、电子测量仪器本书目录

第1章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本知识

第2章电压表

第3章信号源

第4章示波器

第5章电子计数器

第6章频域测量仪器

第7章电子元器件测量仪器

第8章逻辑分析仪

第9章数字存储示波器

第10章智能仪器和自动测试系统

参考文献

4、电子测量仪器编辑推荐

《电子测量仪器》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配套教材之一。

5、电子测量仪器文摘

插图:

第1章电子测量和仪器的基本知识

1.1测量及其意义

测量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取得数量概念的认识过程。在这种认识过程中,人们借助于专门的设备,依据一定的理论,通过实验的方法,求出以所用的测量单位来表示的被测量的量值或确定一些量值的依从关系。

通常,测量结果的量值由两部分组成:数值(大小及符号)和相应的单位名称。

一般地说,测量是一种比较过程,把被测的量与同种类的作为单位的量,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的量是该单位的若干倍。测量同一物理量所选单位越大,则测出的数值越小。

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测量结果不仅用于验证理论,而且是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理论的依据。历史事实证明:科学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与测量理论技术手段的发展和进步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测量手段的现代化,已被公认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明显标志。

1.2电子测量的意义和特点

1.2.1电子测量的意义

随着测量学的发展和无线电电子学的应用,诞生了以电子技术为手段的测量,即电子测量。

电子测量涉及到极宽频率范围内所有电量、磁量以及各种非电量的测量。目前,电子测量不仅因为其应用广泛而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同时也是一门发展迅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独立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代科学技术的水平是由电子测量的水平来保证和体现的;电子测量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2.2电子测量的内容

本课程中电子测量的内容是指对电子学领域内电参量的测量,主要有:

(1)电能量的测量如电流、电压、功率等的测量。

(2)电路、元器件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感、电容、阻抗的品质因数、电子器件参数等的测量。

6、电子测量仪器目录

第1章电子测量和仪器的基本知识

1.1测量及其意义

1.2电子测量的意义和特点

1.3测量方法的分类

1.4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1.5测量结果的表示及有效数字

1.6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

习题

第2章电子电压表

2.1概述

2.2模拟式交流电压表

2.3数字电压表

2.4数字多用表

2.5电压表的选择和使用

习题

第3章信号源

3.1概述

3.2正弦信号源

3.3函数发生器

习题

第4章电子示波器

4.1概述

4.2示波测试的基本原理

4.3通用示波器

4.4数字存储示波器

4.5示波器的选择和使用

4.6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方法

习题

第5章电子计数器

5.1概述

5.2通用电子计数器的基本组成

5.3通用电子计数器的测量原理

5.4电子计数器的测量误差

5.5E312A型通用电子计数器

习题

第6章频域测量仪器

6.1概述

6.2频率特性测试仪

6.3频谱分析仪

习题

第7章电子元器件参数测量仪器

7.1电子器件特性及参数测量仪器

7.2集总参数元件测量仪器

习题

第8章逻辑分析仪

8.1数据域分析的基本知识

8.2逻辑分析仪

习题

第9章智能仪器

9.1概述

9.2智能仪器

9.3自动测试系统

参考文献

7、电子测量仪器序言

我很高兴看到,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互动关系研究”成果之一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课程’培养方案”,编制出了“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的系列配套教材,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

为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变革的需要,职业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一项长期的任务。中等职业教育要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开发课程,推进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紧跟当今世界行业企业生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不断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实行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优化课堂教学和实训环节,强化就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及其系列配套教材,是国家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合作的结果,是进行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有益探索。这种由电子信息领域教育专家和信息产业行业部门合作,在对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出配套教材并由行业部门颁发相应的职业证书,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利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供需对路”,有利于教育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服务。在国内还少有成套方案、成熟经验的情况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编写出系列教材及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属难能可贵。

标签:仪器,电子,测量,哪些
本文网址:https://m.huanbaojx.cn/schq/13313.html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基于结构光的定位抓取系统设计(结构光系统标定)

下一篇:转向灯闪烁过快的原因有哪些(转向灯滴答声变快了)

相关阅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