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342
将碱性复红在研钵中研磨后,亚甲蓝溶液的配制,逐渐加入95%酒精,继续研磨使之溶解,配成溶液A。

亚甲蓝溶液的配制(亚甲蓝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将石碳酸溶解在蒸馏水中,配成溶液B。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即成。通常将此混合液稀释5~10倍使用。因稀释液易变质失效,故一次不宜多配。
2.吕氏(Loeffler)碱性美蓝染液溶液
A:美蓝(methyleneblue,亦称亚甲蓝)0.6g
95%酒精30ml
溶液B:KOH0.01g
蒸馏水100ml
分别配制溶液A和溶液B,配好后混合即可。
3.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溶液A:结晶紫(crystalviolet)2.0g
95%酒精20ml
溶液B:草酸铵[(NH4)2C2O2·H2O]0.8g
蒸馏水80ml
将溶液A及溶液B混合,静置48小时后使用。
由于机制砂生产工艺的特点,机制砂中泥粉与石粉是混合的,亚甲蓝溶液的配制,并且较低泥含量就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方面产生比石粉更大的影响,一直以来、机制砂的含泥量是通过检测亚甲蓝MB值来进行评价和衡量的,在建筑用砂国家标准对亚甲蓝值、石粉含量及检测方法做了明确规定,但在日常生产检测中,机制砂亚甲蓝值检测的作用,不同的数值代表什么情况,可靠性究竟有多大,这是很少说明的。
一、亚甲蓝值检测的作用及原理
亚甲蓝值(以下简称MB值)是确定机制砂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泥粉)并确定其含量的整体指标。机制砂检测中,主要是反映小于0.075㎜的细颗粒主要是石粉还是泥粉的作用。MB值检测的试验原理是向集料与水搅拌制成的悬浊液中不断加入亚甲蓝溶液,每加入一定量的亚甲蓝溶液后,亚甲蓝为细集料中的粉料所吸附,用玻璃棒沾取少许悬浊液滴到滤纸上观察是否有游离的亚甲蓝放射出的浅蓝色色晕,判断集料对染料溶液的吸附情况。
指示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是一种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其酸性和碱性具有不同的颜色。指示剂酸HIn在溶液中的离解常数Ka=[H+][In-]/[HIn],即溶液的颜色决定于[In-]/[HIn],而[In-]/[HIn]又决定于[H+]。以甲基橙(Ka=10-3.4)为例,溶液的pH<3.1时,呈酸性,亚甲蓝溶液的配制,具红色;ph>4.4时,呈碱性,具黄色;而在pH3.1~4.4,则出现红黄的混合色橙色,称之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同的酸碱指示剂有不同的变色范围。
2
金属指示剂
络合滴定法所用的指示剂,大多是染料,它在一定pH下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呈现一种与游离指示剂完全不同的颜色而指示终点。
3
氧化还原指示剂
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它的氧化形与还原形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滴定中被氧化(或还原)时,即变色,亚甲蓝溶液的配制,指示出溶液电位的变化。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