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432
日常生活中,声学成像仪,总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围绕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通过振动敲击着我们的耳膜,并通过内耳毛细胞将振动转变为电信号传输至大脑。然而,在获取信息时,人类通过听觉捕获的信息量不足视觉的四分之一,且听觉在空间定位方面远逊于视觉。那么,有什么技术手段可以让我们看见声音呢?答案就是——声学照相机。

声学成像仪(声学成像仪参数)
声学照相机的前世今生
声成像与声波可视化概念的研究起源可以追溯到1864年由德国物理学家托普勒发明的纹影成像法。即通过对光源进行调整,就能在原本透明的空气中看到声波造成的空气密度变化。在纹影成像的基础上,学者们根据不同密度气流的折射对背景上纹理扭曲程度的分析,计算出空气密度的变化,并把它转化成纹影图像,即背景纹影法。
在11月19-21日举行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科大讯飞以“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为主题,重点推出自主研发的声学成像仪、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展示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多项创新成果。
“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工具包,还可为龙头企业打造可持续进化的‘工业大脑’”。
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李萱庭介绍,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覆盖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六大模式,能全面对接企业“研产供销服”各类场景,声学成像仪,实现全要素连接,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改造难题。
目前,全省已有12.6万个注册开发者使用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年增长率达到70%,每天全国数据调用量,已超过50亿次。
一大早,国家电网北京房山供电公司周口店供电所的巡线工人洪大鹏、张琼就备好了镰刀、望远镜、声学成像仪等设备,开始了一天的巡线工作。他们需要巡视的线路是10千伏坡峰岭路,位于周口店镇山区。“电线杆都在山腰或山尖上,我们不是在上山,就是在下山。”洪大鹏说。
进入夏季,山间的草木恣意地生长着,蚊虫也多了起来。在闷热的天气下,巡线工人仍需要戴着安全帽、身着长衣长裤、踩着厚重的绝缘鞋,声学成像仪,一步步地行走在山间的小径、坑洼与陡坡之间。才走了不到10分钟,洪大鹏和张琼浅蓝色的工装就被汗水浸成了深蓝色,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滴落下来。
“脚下看着点,注意安全。”巡线时,洪大鹏不时用手里的镰刀割草开路。每到一处点位,他和工友都会仔细地检查线杆基础是否完好、拉线是否生锈腐蚀、杆号牌是否清晰等。一天下来,工装经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进山后,一大瓶水半天就能喝完。一个夏天下来,我们得晒黑好几度。”洪大鹏对记者说。为了防暑,他随身带着公司配发的医药包,声学成像仪,“有花露水、藿香正气软胶囊、十滴水、创口贴等等”。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