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环保机械设备首页
会员登陆

利妥昔单抗是什么药(利妥昔单抗针多少钱一支)

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272

内容摘要:利妥昔单抗是什么药(利妥昔单抗针多少钱一支)rituximab一般指的是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一种分子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主要活性成份为重组利妥昔单抗,辅料包括枸橼酸钠,聚山梨醇脂80,氯化钠和注射用水等。通常利妥昔单

其实利妥昔单抗是什么药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利妥昔单抗针多少钱一支,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利妥昔单抗是什么药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主要内容一览

利妥昔单抗是什么药(利妥昔单抗针多少钱一支)

利妥昔单抗是什么药(利妥昔单抗针多少钱一支)

1利妥昔单抗达伯华衢州可以报医保吗

可以。利妥昔单抗达伯华衢州可以报医保。达伯华一般指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一般可以治疗膜性肾病。

利妥昔单抗是什么药(利妥昔单抗针多少钱一支)

利妥昔单抗是什么药(利妥昔单抗针多少钱一支)

2生物免疫疗法能治疗癌症吗

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x0dx0a生物治疗联合手术、放化疗的效果x0dx0a1、可有效清除肿瘤手术、放化疗后残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x0dx0a2、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癌细胞复发、转移的晚期患者,生物治疗技术能缓解其临床症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x0dx0a3、可增强肿瘤患者放疗敏感性,减少放疗毒副作用抵抗化疗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化疗效果.x0dx0a4、肿瘤生物治疗具有免疫调节和体细胞修复作用,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大部分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精神状态和体力亦有明显恢复等现象,从而大大提升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3美罗华佳罗华达伯华的区别

成分、适应症、禁忌人群不同。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佳罗华又称奥妥珠单抗,美罗华又称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主要活性成分是人鼠单抗,而奥妥珠单抗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人源单抗。奥妥珠单抗与苯丁酸氮芥合用可用于治疗既往没有经过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而利妥昔单抗常用于治疗复发或者是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利妥昔单抗禁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对本药物及其成分过敏、类风湿关节炎、严重心衰等患者,奥妥珠单抗禁用人群相比起利妥昔单抗较少,不适用于对本药品及其成分过敏的患者,儿童和哺乳、妊娠期妇女慎用,国产的达伯华,价格更低30%左右。

4我国靶向药上市要求

《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恶性肿瘤(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防控形势严峻。

一、靶向药开启肿瘤治疗新时代

靶向药物特异性高、毒副作用较小,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疗效,近十年来已成为抗肿瘤新药的主流。

1997年FDA批准了第一个靶向肿瘤药物:利妥昔单抗,开启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1997年至2005年间有少数靶向小分子和大分子单抗上市,靶向药物正在快速发展中;2005至2017年间FDA批准的抗肿瘤药物中,靶向药物所占比例逐年升高,2015年批准的14个抗肿瘤药物中,靶向药物达到12个,2016、2017年批准的全部都是靶向药物。

图1 1997-2017年FDA批准的肿瘤治疗药物数量及类型

数据来源:FDA,火石创造整理

二、靶向药是指被赋予靶向(Targeting)能力的药物或其制剂

靶向药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药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快速进步,推动人类基因组计划,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靶标的确证及结构生物学发展,并促进了基于靶标三维结构的精准药物设计。

1997年11月,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克隆抗体)是获准治疗肿瘤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2001年10月,甲磺酸伊马替尼(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成为获准治疗肿瘤的第一个小分子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可作用于特定病变部位,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伤害,主要用于癌症治疗。不同于传统的化疗、放疗地毯式轰炸,目标不明确,肿瘤细胞与人体正常细胞都被击溃,靶向治疗就像精准制导的巡航导弹,有的放矢,能准确击中癌变部位。这种药物被赋予了靶向能力,能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在目标局部形成相对较高的浓度,在提高药效的同时抑制毒副作用,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伤害。根据不同靶向机理可将靶向药物分为被动靶向、主动靶向、物理靶向三类,根据不同标靶层次可将靶向药分为组织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及亚细胞水平三类。

图2 靶向药物分类

图片来源:火石创造

三、靶向药推动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高速增长

全球抗癌药市场规模较大,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医药行业市场的平均水平。据《2018年全球癌症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的癌症治疗及辅助治疗费用高达13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2.5%。美国、日本和欧洲五国(德、英、法、意、西班牙)的抗癌治疗费用占全球治疗费用的74%,其中美国占比46%,抗癌治疗费用和辅助治疗费用合计约为610亿美元。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未来五年,全球的抗癌药市场预计将增加至1800-2000亿美元。

图3 全球癌症治疗及辅助治疗费用

数据来源:Global Oncology Trends 2018

靶向药物由于其毒副作用小、特异性高等优势,对于治疗肿瘤有显著疗效,被医学界誉为最有希望“攻克”癌症的药物,已经成为近几年抗肿瘤新药的主流。从抗癌药物种类来看,靶向药物占据了半壁江山。据统计,在1997-2017年期间,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共批准141个抗肿瘤药物上市(不含辅助药物),其中生物制品35个(包括2个ADC),化学药物106个,化学药物中包括50个常规化疗药物,以及56个分子靶向药物(占抗肿瘤化学药的52.8%)。

图4 1997-2017年FDA批准的抗癌药物分类

数据来源:国家药监局

2017 年全球前10大抗肿瘤药全部为靶向药,其中6种大分子靶向抗肿瘤药(单抗、细胞因子),4种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2017年前十药物合计销售额共540.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3.4%,占2017年全球抗肿瘤市场份额达47.9%。

2017年全球全球TOP10肿瘤药合计实现销售额522.52亿美元,其中靶向药物有9个,实现销售额477.18亿美元,销售额占比高达91.32%。小分子药物来那度胺过去数年保持高速增长,在2017超越利妥昔单抗成为销售额第一的抗肿瘤药物;罗氏的抗癌三剑客: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占据2-4位;免疫疗法的代表,2014年上市的BMS的PD-1单抗纳武单抗和默沙东的派姆单抗分列第5和第8位。未来随着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专利到期,两款药物将大概率会退出榜单。而PD-1单抗药物纳武单抗、派姆单抗以及CDK抑制剂帕博西尼将有望扛起肿瘤药市场的大旗,成为新的代表性品种。

表1 2017年全球TOP10肿瘤药(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

四、我国靶向药治疗起步较晚,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我国是癌症发病大国,发病人数逐年持续上升,且癌症是我国居民第一大致死原因,2017年,我国死于恶性肿瘤的城市居民人数占比为26%,是第一大致死因素;死于恶性肿瘤的农村居民人数占比为23%,仅次于心脏病的致死率。基于此,我国癌症治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抗癌药市场规模高达1268亿元,较上年增长14.27%,预计未来抗癌药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2.30%,在2022年中国的抗癌药市场规模将高达2264.61亿元。

图5 2017年居民主要致死原因占比

(外圈:农村,内圈:城市)

数据来源:平安证券

图6 2010-2022年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平安证券

2005年由阿斯利康研发的吉非替尼成为首个进入中国市场的靶向药。2011年由贝达药业研发的埃克替尼获批,成为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2018年由和记黄埔医药自主研制的呋喹替尼上市,成为我国首个从研发到新药上市申请都在国内完成的主流抗癌新药。以贝达药业、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等为代表的靶向药企业集中分布于江苏、上海等地。靶向药研制主要依托东南沿海的大型药企。

图7 我国部分靶向药企业分布

资料来源:火石创造

图8 我国部分靶向药科研单位分布

资料来源:火石创造

截至2017年底,CFDA共批准160个抗肿瘤药物(不含辅助药物),其中化学药物120个,生物制品40个;靶向药物仅有37个,其中8个为国产靶向药。在FDA批准的90多个靶向药中,仅有1/3在中国上市,中国肿瘤患者可选择的抗肿瘤新药仍然不多。

但是随着注册审批速度提升,以及一系列鼓励进口抗癌药物在国内上市的政策实施,2018年审批速度明显加快,新批准上市9个靶向抗癌药。近两年具有创新意义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均被纳入了CDE“优先审批”名单,2015-2018第三季度仅替尼类药物就有117个申报CDE生产或临床(包括原研药与仿制药),未来几年我国将有大量靶向药物上市。

表2 我国肿瘤靶向药创新原研药信息

资料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五、靶向药未来市场预测

1.肿瘤靶向药物是全球研发热点

IMS Health的报告显示,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由2015年的832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19年的14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6%,分别占全球医药市场的7.5%和10.8%。并预计,到2020年全球肿瘤药市场将超过1500亿美元,比2015年的832亿美元增长近50%。

当前全球肿瘤药物为千亿美元巨大市场,其中抗肿瘤靶向药占比近50%,2011-2015 年复合增速为18%,明显高于激素类肿瘤药(5年复合增速为6%)和细胞毒类肿瘤药(5年复合增速为3%)。2011-2016年全球68个抗肿瘤新药获批上市,靶向药占80%以上。2016年后续肿瘤药在研管线共计631个研究项目处于临床II/III期,其中近90%为靶向药物,靶向生物药占比从2006年的21%提升至2016年的43%,有望成为未来肿瘤药的主力。2015年全球TOP10畅销肿瘤药中9个为靶向药物,销售总额达420亿美元,随着后续靶向药物陆续获批,未来靶向药物占比有望继续攀升。

图9 2010-2020年全球肿瘤药市场预测情况(亿美元)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紧跟热点、迎头赶上:国产靶向抗癌药后劲十足

快速增长的市场促使越来越多国内上市药企也加入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A股上市公司中,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丽珠集团、贝达药业等多家企业在肿瘤领域有所布局。尽管进入研发比较晚,但紧跟热点,重点切入靶向抗肿瘤药物领域,即靶向小分子与单抗、融合蛋白等生物制品。目前,CFDA已经批准8个国产1类靶向抗癌新药上市,其中6个为靶向小分子抗癌药物,2款为生物大分子类药物,大部分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审批时间缩短。长期以来,中国新药评审耗时长,从申请临床到上市平均63个月,远超美国新药平均10个月的审批时间。2015年以来,为加快审评审批、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在原有药品注册特殊审批通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优先审评审批制度,先后将未在境内外上市的创新药、未在中国上市的境外原研药、列入重大专项的新药、防治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新药等纳入优先审评通道以鼓励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研发。

医保政策支持。2019年8月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重点支持创新药、大病用药(如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儿童药等。97个谈判药全部纳入医保目录乙类药品范围,价格平均降幅为60%,涉及肿瘤、罕见病、慢性病和儿童用药等10余个临床治疗领域。政策利好肿瘤药物研发和市场扩容,未来关于肿瘤药的政策利好仍会延续,或涉及配套的审批、市场准入、医保报销等各方面。

国内龙头企业潜力巨大。国内外肿瘤靶向药市场代差明显,抗肿瘤靶向药领域竞争程度低,国内龙头企业潜力巨大。国内新药审批效率与欧美国家差距较大,目前有19个抗肿瘤靶向小分子(其中3个为中国原研产品)和6个抗肿瘤单抗(2个为原研产品)在国内上市,其中近60%为2010年前在海外上市的品种,近85%的市场份额由外企占领。在高发癌症布局靶向药物将是未来企业竞争核心。目前国内治疗肺癌小分子靶向药主要是第一代替尼类药物,治疗乳腺癌、肝癌、胃癌的小分子靶向药仅有拉帕替尼、索拉菲尼和阿帕替尼,而针对结直肠癌适应症尚无小分子靶向药,其中只有阿帕替尼属于国内企业原研产品。国内单抗领域更是处于导入期,市场份额大部分被罗氏占据,国内企业仅有成都华神的治疗肝癌的碘[131I]美妥昔单抗和百泰生物治疗鼻咽癌的尼妥珠单抗。对于肿瘤免疫疗法PD-1/PD-L1单抗和ADC药物,国内目前没有上市产品。

中国肿瘤药市场仍以细胞毒类药物为主流。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靶向药物占比近75%,但国内肿瘤药市场仍以抗代谢类药物、植物药和烷化剂为代表的细胞毒类药物为主流(将近50%),且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占主导。首先,传统肿瘤药数量品种多、抗肿瘤谱较广、仍多为一线抗肿瘤治疗方案首选;其次,传统肿瘤药价格较靶向药便宜,多进入国家医保或大部分省市地方医保,2012新版基药首次将肿瘤药纳入,全部是传统肿瘤药。2016年样本医院肿瘤药销售前十品种有7个是细胞毒药物。

中国肿瘤市场靶向药占比将逐年提高。国内肿瘤用药市场正在进行产品升级换代,自2005年起传统植物药和烷化剂销售占比逐年递减,靶向小分子占比从2005年的2.0%上升到2016年的8.9%,单抗药物从2005年的3.9%上升到2016年的12.6%。据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统计,2014年中国抗肿瘤市场约837亿,2010-2014年复合增长率近20%。假设肿瘤用药仍以细胞毒类等低价药物为主,预计2020年前中国肿瘤药市场将达到1000亿元,参考欧美国家靶向药比例,中国靶向药目标市场容量可达400-500亿元。

5美罗华说明书美罗华服用须知

美罗华是一款药效非常好的抗癌药品,很多人不清楚这个药到底怎么吃的,下面的我为你们介绍美罗华说明书 美罗华服用须知。

美罗华说明书

【商品名称】 美罗华

【中文名称】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产品英文名称】 Rituximab Injection

【功效主治】美罗华用于治疗复发或化疗耐药的惰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药理作用】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与跨膜抗原CD20结合。CD20抗原位于前B和成熟B淋巴细胞的表面,而造血干细胞、前前B细胞、正常浆细胞或其它正常组织不表达CD20。95%以上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瘤细胞表达CD20。抗原抗体结合后,CD20不会发生内在化,或从细胞膜上脱落进入周围的环境。CD20不以游离抗原的形式在血浆中循环,因此不可能与抗体竞争性结合。利妥昔单抗与B细胞上的CD20抗原结合后,启动介导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B细胞溶解的可能机制包括: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DCC)。第一次输注利妥昔单抗后,外周B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低于正常水平,6个月后开始恢复,治疗完成后9~12个月之间恢复正常。体外实验显示,利妥昔单抗可以使耐药的人B淋巴瘤细胞株对某些化疗药物细胞毒作用的敏感性增强。

【药物相互作用】

目前,尚无关于利妥昔单抗的可能药物相互作用的资料。特别是利妥昔单抗与化疗(例如CHOP)合用的相互作用尚未研究。人抗鼠抗体(HAMA)或人抗嵌合抗体(HACA)滴定阳性的患者,在接受其他诊断性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时可发生过敏反应。同时或序贯使用利妥昔单抗和其他倾向于引起正常B细胞耗竭的药物的耐受性尚未得到足够的研究。

【不良反应】

全身症状:腹痛、背痛、胸痛、颈痛、不适、腹胀、输液部位疼痛。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消化系统: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症。血液和淋巴系统:淋巴结病。代谢和营养疾病:高血糖、外周水肿、LDH增高、低血钙。骨骼肌肉系统:关节痛、肌痛、疼痛、肌张力增高。神经系统:头昏、焦虑、感觉异常、感觉过敏、易激惹、失眠、神经质。呼吸系统:咳嗽增加、鼻窦炎、支气管炎、呼吸道疾病、阻塞性细支气管炎。皮肤和附属物:盗汗、出汗、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感觉器官:泪液分泌疾病、结膜炎、味觉障碍。血液和淋巴系统:凝血障碍。皮肤和附属物:有报道个别病例出现严重的大疱性皮肤反应,包括致命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莱尔综合征)。

【禁忌症】

美罗华,禁用于已知对美罗华?过敏的患者,以及对美罗华?的任何组分或对鼠蛋白过敏的患者。

【产品规格】 500mg/50ml

【用法用量】

用法和使用说明,在无菌条件下抽取所需剂量的利妥昔单抗,置于无菌无致热源的含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的输液袋中,稀释到利妥昔单抗的浓度为1mg/ml。轻柔的颠倒注射袋使溶液混合并避免产生泡沫。由于本品不含抗微生物的防腐剂或抑菌制剂,必须检查无菌技术。静脉使用前应观察注射液有无微粒或变色。利妥昔单抗稀释后通过一种专用输液管静脉滴注,适用于不卧床患者的治疗。利妥昔单抗的治疗应在具有完备复苏设备的病区内进行,并在有经验的肿瘤医师或血液科医师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对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或低血压的患者至少监护24小时。每次滴注利妥昔单抗前应预先使用止痛剂(例如扑热息痛)和抗组胺药(例如苯海拉明)(开始滴注前30到60分钟)。如果所使用的治疗方案不包括皮质激素,那么还应该预先使用皮质激素。每名患者均应被严密监护,监测是否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对出现严重反应的患者,特别是有严重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和低氧血症的患者应立即停止滴注。还应该评估患者是否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例如可以进行适当的实验室检查。预先存在肺功能不全或肿瘤肺浸润的患者必须进行胸部X线检查。所有的症状消失和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后才能继续滴注,此时滴注速度不能超过原滴注速度的一半。如再次发生相同的严重不良反应,应考虑停药。利妥昔单抗绝不能未稀释就静脉滴注,制备好的注射液也不能用于静脉推注。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成年患者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的推荐剂量为375mg/㎡体表面积,每周静脉滴注1次,在22天内使用4次。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应与CHOP化疗联合使用。推荐剂量为375mg/㎡体表面积,每个化疗周期的第一天使用。化疗的其它组分应在利妥昔单抗应用后使用。初次滴注,推荐起始滴注速度为50mg/h;最初60分钟过后,可每30分钟增加50mg/h,直至最大速度400mg/h。以后的滴注,利妥昔单抗滴注的开始速度可为100mg/h,每30分钟增加100mg/h,直至最大速度400mg/h。治疗期间的剂量调整.不推荐利妥昔单抗减量使用。利妥昔单抗与标准化疗合用时,标准化疗药剂量可以减少。

用法和使用说明,在无菌条件下抽取所需剂量的利妥昔单抗,置于无菌无致热源的含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的输液袋中,稀释到利妥昔单抗的浓度为1mg/ml。轻柔的颠倒注射袋使溶液混合并避免产生泡沫。由于本品不含抗微生物的防腐剂或抑菌制剂,必须检查无菌技术。静脉使用前应观察注射液有无微粒或变色。利妥昔单抗稀释后通过一种专用输液管静脉滴注,适用于不卧床患者的治疗。

美罗华怎么样

美罗华是一个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单克隆抗体。已有的研究表明,单用于治疗初治、复发和对化疗耐药的患者,美罗华疗效显著,与化疗联合应用时,不会增加化疗的毒性,而且治疗反应似乎比单用化疗要好,维持时间也较长。具体用法是每周1次,连用4周为1个疗程,其毒副作用比较少,一般病人都可以耐受,有条件者可以用2-3个疗程。

美罗华疗效显著,同时常见的副作用少,偶见发热、寒战、恶心、皮肤瘙痒、盗汗、皮疹、乏力、头痛,以及一过性高血压等,一般发生在第一次使用开始后的30分钟到2小时以内,减慢输液速度或者暂时停止输注后症状即可缓解。药师温馨提醒,美罗华疗效或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身个体化差异而有所不同,同时本品使用的剂量以及用药后的副作用在不同患者也有所差异。为了您的健康,请在使用本品前仔细阅读美罗华说明书,了解美罗华疗效、美罗华价格等信息,并且在主治医生或指导药师的嘱咐下使用美罗华。

常吃高脂饮食增加乳腺癌风险

高脂肪膳食中多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加可能影响体内内分泌环境,可刺激丘脑下部垂体促使雌性激素分泌增加,刺激乳腺上皮细胞的增生,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建议:推荐成人每天吃120-200克动物性食品即可,包括鱼畜禽肉、蛋类等。肉类选择遵循“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没有腿”原则。动物内脏少吃。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尽量少下餐馆,回家吃饭。

癌症是吃出来的

研究证明,以动物性脂肪为主食,食用大量肉类、油炸类食品的人群,往往癌症患病率也会较高。譬如乳腺癌,在上海、北京等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患病率近年快速攀升,而30年前乳腺癌的患病率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非常高。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是近30年来,由于快餐文化的影响,国人的饮食结构大大改变,人们吃得不健康所致。此外,肠癌、胰腺癌等也是非常典型的与饮食关系密切的癌症。

不良的生活方式还包括抽烟、酗酒等。在美国,禁烟已经使人的肺癌患病率、死亡率大大下降。研究证明,吸烟可增加患口腔、唇、喉、肺、食管、胃、膀胱和胰腺等癌症的危险性;长期中度或重度饮酒可以直接诱发口腔、咽喉、食管、胃、胰腺与肝等癌症,可增加患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危险,且日饮酒量与危险的增加成正比。此外,饮食不洁、饮用不洁水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不洁性生活、滥交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食用腌制食物与食管癌、鼻咽癌等发生密切相关。

标签:昔单,利妥昔,抗针,单抗,多少
本文网址:https://m.huanbaojx.cn/xinjishu/10425.html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工业除湿机报价(工业除湿机价格)

下一篇:安全帽侧向刚性测试仪操作及使用说明(安全帽侧向刚性试验机)

相关阅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