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306
今天科普一个相对冷门的知识点,电流互感器极性,电流互感器的减极性。

电流互感器极性(电流互感器的原理)
什么是电流互感器的减极性呢?在讲解这个知识点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确,为了保证电流互感器的正确接线,电流互感器一次及二次绕组的出线端都会有极性标志。如低压电流互感器会用P1、P2标注一次绕组,用S1、S2标注二次绕组,这里的P1与S1、或者P2与S2称为同极性端,以前称作同名端。
电流互感器
安装电流互感器的时候,要确保一次电流由P1进、P2出,而二次电流正好是由S1出、S2进。从电流互感器的同极性端来看,一次与二次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这样的极性关系称作减极性。电流互感器一般都按减极性表示。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电流互感器一二接线图
看上图,当一次电流从P1流入P2的时候,我们运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一次通电线圈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我们将除拇指外的四个指头指向电流的方向,握住通电线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的N极。可以看出,一次绕组磁场在铁芯中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如何测量电力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1.直流法
使用1.5~3V的干电池,其正极接变压器初级线圈L1,L2接负极。变压器二次侧K1接毫安表正极,负极接K2。连接好电线后,将K连接到毫安表。指针为正偏,毫安表指针打开后为负偏,说明变压器接电池正极的端子和接毫安表正极的端子极性相同,即L1和K1同极性,电流互感器极性,即互感。该器件为减法极性。如果指针摆动与上述相反,则为正极性。
2.通讯方式
用导线将电源电流互感器的初级和次级线圈的L2和次级侧K2连接起来,在次级侧施加1~5V(范围较小)的交流电压,电流互感器极性,测量U2和U3的电压用电压表低于10V。如果U3=U1-U2,则该值为负极性。U3=U1U2为正极性。
注意:在测试过程中,尽量使输入电压尽可能低,以免电流过大损坏线圈。为使读数清晰,电压表应尽量选小。当电流转换比在5以下时,使用交流法测量电流转换比相对简单准确。不要用这种方法测量10个以上的变压器,因为U2的值小于U3和U1的值,电压表的读数不容易区分大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很难区分测量,一般不适合用这种方法测量极性。
这里介绍一下如何判断同名端和为什么用减极性,其他的基础理论自行补课。
准备一根铁棒(可不是如意金箍棒,这家伙太大,拿都费劲),还有两条铜丝。按照图1中的样式缠绕,这样的话,等你缠完,就可以确定图2中的A和a、B和b是同名端(同名端用“·”或“*”来做标记)。
图1缠绕方向
图2同名端
为啥呢?因为是相同的缠绕方向,所以就可以确定两根铜丝的首段和尾段分别是同名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制作的电流互感器,那么你肯定知道绕组的缠绕方向,毕竟是你亲自缠绕的铜丝,先缠绕的首端是一对同名端,后缠绕的尾端是另一对同名端,那么同名端也就确定了。假如不知道缠绕方向呢?那怎么确定同名端?方法二来了。人为地给两根铜丝加电流,分别从A和a通电,电流方向如图3中所示,然后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如果两个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一样,磁通叠加,可以确定A和a是同名端。当然,从B和b通电,电流方向一样,产生的磁通同样叠加,电流互感器极性,也可以确定B和b为同名端。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