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379
基本概念:什么是激光干涉仪?

激光干涉仪原理(激光测距仪原理)
激光干涉仪是利用激光作为长度基准,激光干涉仪原理,对数控设备(加工中心、三座标测量机等)的位置精度(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等)、几何精度(俯仰扭摆角度、直线度、垂直度等)进行精密测量的精密测量仪器。
机床精度的21项误差
激光的产生
LASER是LightAmplificationby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的缩写,意为通过受激发射线的放射达到光的放大,即激光。
大多数现代位移干涉仪都使用氦氛(He-Ne)激光管,这些激光管具有633纳米(nm)的波长输出
氦氖激光管的构成如下所示:
激光及其特点
激光输出可视为一束正弦波
激光具有三个重要特性:
·激光波长非常稳定,可以满足精密测量的要求。
激光干涉仪以光波为载体,利用激光作为长度基准,是迄今公认的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量仪器,在高端制造领域应用广泛。
一、基本原理(迈克尔逊干涉原理)
激光束通过分光镜后,分成两束激光(参考光束和测量),激光干涉仪原理,分别经两个角锥反射镜反射后平行于出射光返回,通过分光镜后进行叠加(两束激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相位差恒定,即满足干涉条件),产生相长或相消。反射镜每移动半个激光波长,将产生一次完整的明暗干涉现象,通过接收到的明暗条纹变化及电子细分,即可求得距离变化(距离=干涉条纹数*激光半波长)。
二、产品功能
相关功能主要基于线性测量衍生,区别主要在于反射镜结构,可参照光路图理解。
1、线性测量
2、角度测量
3、直线度测量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简称:LIGO)如果能够检测到引力波将会意味着什么?
在过去的十多年来,一类新型的天文学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引力波天文学。引力波检测器并不使用望远镜观测宇宙,而是使用激光,激光干涉仪原理,它们相互垂直发射和反射,然后在重组后重建以产生特定的干涉图样。
【展示了两个正在合并的黑洞及其它们如何改变相对论中出现的背景时空。】
这种设备——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2002年至2010年期间展示了其验证概念,然后在更新期间关闭了五年时间。通过升级版的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重新启用了该功能,在两天内,升级后的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合作项目将首次宣布重要消息,外界推测他们打算宣布对引力波的第一次直接探索。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激光干涉仪原理,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吧!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