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360
高玉宝主任咨询日文翻译了解到,顺丁烯二酸,玻璃瓶上的几个日文意思是马来酸。马来酸又称顺丁烯二酸,它主要用于制造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生产酒石酸、染色助剂等化合物,在医药、农药、食品等方面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用途)
处理的塑封的,胶非常好,我们才能徒手这么拿,否则是绝对不允许的。它这里还有一个小塞儿塞里的,外围还用,锡箔那样的膜封着,比较完好。
高玉宝主任推测,这个小瓶之所以能保存这么好,跟外面的这个包装纸盒有很大关系。
有点像我的小时候,见过那种装花椒的调料盒,也可能是后来这个人,他拿这个东西装东西,但是不像是当时这个小药瓶的原包装。
那么这个小瓶是什么时候被放在棚顶的,为什么要放在棚顶,又是谁,从哪里得到这个东西的呢?哈尔滨市公安局双城分局也准备查找被拆迁房屋的主人,对此事展开调查。遗址保护部高玉宝主任说,他们会暂时保管这个玻璃瓶。
20世纪50年代,被誉为“棉花女王”的美国化学家和发明家露丝·罗根·贝内里托(RuthRoganBenerito)在美国农业部(USDA)实验室工作时发明了一种抗皱技术:用顺丁烯二酸(马来酸)处理棉织物,当温度达到160℃以上时,这种酸在次磷酸钠催化下与纤维素发生交联,达到抗皱效果。
露丝·罗根·贝内里托拥有55项发明专利|图源:Wikipedia
在抗皱性能更佳的合成纤维兴起的年代,贝内里托的防皱处理技术被认为是拯救了棉花产业。
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顺丁烯二酸,一种新型防皱整理剂——DMDHEU(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简称2D树脂)被开发了出来。因为价格低廉,效果又好,自然受到了纺织业的青睐。
3月9日晚间,齐翔腾达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2年12月20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顺丁烯二酸酐项目的议案》。10万吨/年顺丁烯二酸酐(以下简称“顺酐”)项目于2013年11月建成投产后,公司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对顺酐装置进行扩建,截止目前公司顺酐装置的产能已达到20万吨/年,为世界产能最大的顺酐装置。该装置自投产以来,运行稳定,盈利状况良好。公司拟投资扩建的20万吨/年顺酐项目,是在原有20万吨/年顺酐装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建,生产工艺成熟,生产经验丰富。本次扩建项目预计总投资135,040.2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7,758.94万元,顺丁烯二酸,铺底流动资金3,420.13万元,全部由公司自筹解决。项目预计建设周期18个月,顺丁烯二酸,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顺酐装置整体的设计产能达40万吨/年。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