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316
大家好,关于摩尔消光系数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摩尔消光系数和吸光度有什么关系?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摩尔消光系数(摩尔消光系数和吸光度有什么关系)
正比例关系。摩尔消光系数也称摩尔吸光系数(MolarExtinctionCoefficient),是指浓度为1摩尔升时的吸光系数,ε表示,当浓度用克升表示时,摩尔吸光系数等于吸光系数与物质的分子量(M)之积,ε=αM。其中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通常以g/L或mg/L为单位)。将上式取以10为底的对数后,得到线性表达式。当我们把一束单色光(I0)照射溶液时,一部分光(I)通过溶液,而另一部分光被溶液吸收了。这种吸收是与溶液中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成正比。

摩尔消光系数(摩尔消光系数和吸光度有什么关系)
基因在280nm波长的消光系数怎么算,消光系数,是被测溶液对光的吸收大小值。被测溶液浓度高,溶液显色后颜色深,对光吸收大,光透射率低,反之就小。
同种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谱有不同的吸收峰,为了提高灵敏度,一般选用光的互补色来作为波长的优选条件,蓝色对黄色光是互为补色,595nm波长正是此范围,可以测出最大吸收值,提高了灵敏度。而465nm是绿色光,蓝色溶液吸收低,灵敏度自然低了。
两者区别如下:
一、概念不同
摩尔吸光系数,也称摩尔消光系数,是指浓度为1摩尔/升时的吸光系数,ε表示,当浓度用克/升表示时,摩尔吸光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吸光系数(a)与物质的分子量(M)之积,ε=aM。ε值的大小反映吸收介质对光吸收的程度。
百分吸光系数指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该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比值的对数,影响它的因素有溶剂、浓度、温度等等吸光指数与入射光的波长以及被光通过的物质有关。只要光的波长被固定下来,同一种物质,吸光指数就不变。
二、特性不同
摩尔吸光系数的大小与待测物、溶剂的性质及光的波长有关。待测物不同,则摩尔吸光系数也不同,所以,摩尔吸光系数可作为物质的特征常数。溶剂不同时,同一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也不同,因此,在说明摩尔吸光系数时,应注明溶剂。光的波长不同,其吸光系数也不同。
由吸收光谱曲线可知,不同入射波长,具有不同的吸光度。在具有最大吸光度A值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显然,最大吸收波长处,具有最大吸光系数。在A=abc式中,当b=1时,a值就是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斜率。斜率值越高,即灵敏度越高。
扩展资料:
摩尔吸收系数的实际作用:
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吸收池厚为1cm,以一定波长的光通过时,所引起的吸光度值A。ε值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和吸光物质的吸光特性,亦受溶剂和温度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ε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也可用以估量定量方法的灵敏度。
ε值越大,表示该有色物质对该波长光的吸收能力越强,显色反应越灵敏,反映了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该吸光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同一物质与不同显色剂反应生成不同有色化合物时,具有不同的ε值,因此ε值也是选择显色反应的重要依据。但有的时候有色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常用吸光系数a值表示反应的灵敏度。
该指出的是,在实际分析工作中,不能直接取浓度为1mol/L的有色溶液来测定ε值,而是在适当的低浓度时测定该有色溶液的吸光度,通过计算求得ε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尔吸光系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吸光系数
氨基酸有氨基(-NH)和羧基(-COOH)两种官能团,应具有胺和羧酸的通性和特征反应,两种官能团于一分子内,氨基具有碱性,可以和酸发生反应生成胺,羧基具有酸性,可以和碱发生反映生成羧酸盐,因此,还应具有一些氨基与羧基的综合反应,构成氨基酸的特征反应。
1、酸性:氨基酸与碱作用生成羧基盐,显酸性。
2、氨基酸与酸作用生成铵盐,显碱性。
氨基酸的两性,有酸性又有碱性,分别显示了-COOH和NH的特征反应。
扩展资料:
氨基酸的性质:
除甘氨酸外,基本氨基酸都有旋光性,其α-碳原子具有手性,均为L-构型。苏氨酸和异亮氨酸具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所以蛋白质中没有D-氨基酸。但在生物体内特别是细菌中,D-氨基酸可以存在于一些肽中,如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和某些抗生素中都含有D-氨基酸。这样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三个带苯环的氨基酸有紫外吸收,苯丙氨酸吸收峰在257nm,摩尔消光系数ε=200;酪氨酸吸收峰275nm,ε=1400;色氨酸吸收峰280nm,ε=5600。因为酪氨酸含量较高,所以蛋白质的紫外吸收主要是后两个氨基酸决定的,通常在280nm。组氨酸消光系数小,通常对蛋白质的紫外吸收贡献不大。但是高浓度的组氨酸或咪唑对紫外吸收是有影响的,在用镍柱纯化蛋白的时候需要注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氨基酸
要。A/εpercent=百分比浓度(%),输入消光系数之后蛋白浓度要乘10。摩尔消光系数εmolar和百分比溶液消光系数εpercent的换算关系为εmolar*10=εpercent×蛋白分子质量(MWprotein)。
摩尔(mole),简称摩,旧称克分子、克原子,符号为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之一。每1摩尔任何物质(微观物质,如分子,原子等)含有阿伏加德罗常量(约6.02×1023)个微粒。使用摩尔时基本微粒应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及其他微观粒子,或这些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体。
约6.02×1023个原子就是1摩尔,就好比人们常说的一打就是指12个,“摩尔”和“打”一样只是一种特殊的单位量。0.012kg(12克)12C(碳12)所包含的原子个数就是1摩尔。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采用物理常数重新定义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和物质的量单位“摩尔”。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