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233
一般来说如果液压系统需要流量变化时,双联叶片泵,特别是需要大流量的时间比需要小流量的时间要短时,双联叶片泵,大兰液压厂家建议大家最好采用双联泵或者是变量泵。

双联叶片泵(叶片泵的型号以及参数)
例如机床的进给机构,当快进时,需要流量大;工进时,需要流量小,两者相差几十倍甚至更多。为了满足快进时液压缸需要的大流量,要选用流量较大的泵;但到工进时,液压缸需要的流量很小,使绝大部分高压液压油经溢流阀溢流,这不仅消耗了功率,双联叶片泵,还会使系统发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用变量叶片泵,当快进时,压力低,泵排量(流量)最大;当工进时,系统压力升高,泵自动使排量减小,基本上没有油从溢流阀溢流。也可以采用双联叶片泵,低压时大、小两个泵一起向系统供油,工进高压时,小泵高压、小流量供油,大泵低压、大流量经卸荷阀卸载后供油。
叶片泵的优点是:运转平稳、压力脉动小,噪声小、结构紧凑、尺寸小、流量大。其缺点是:对油液要求高,如油液中有杂质,则叶片容易卡死;与齿轮泵相比结构较复杂。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中的专用机床,自动线等中、低压液压系统中。该泵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单作用叶片泵,另一种是双作用叶片泵。
1.单作用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2-10所示,单作用叶片泵由转子1、定子2、叶片3和端盖等组成。定子2具有圆柱形内表面,定子2和转子1间存在偏心距e,叶片3装在转子槽中,并可在槽内滑动。当转子1回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片3紧靠在定子内壁。这样,在定子2、转子1、叶片3和两侧配油盘间就形成了若干个密封的工作空间。当转子1按逆时针方向回转时,在图2-10的右部,叶片3逐渐伸出,叶片间的空间逐渐增大,从吸油口吸油,这是吸油腔。在图2-10的左部,叶片3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工作空间逐渐缩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这就是压油腔。
单作用:叶片是镶嵌在槽里的,可以自由滑动,当旋转产生时,叶片在离心作用下甩到泵壳上,叶片泵是容积泵,相邻的两个叶片运动到下边时与泵壳和转子封闭的容积最小,在上边时最大,当转子顺时针转动时,相邻两叶片经历从最下边到最上边的过程就是容积增大过程,所以吸油(从第四象限到第二象限);从最上到最下是容积减小过程,所以压油(从第二到第四象限)。
双作用:当电机带动转子沿转动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双重作用下向外伸出,其顶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处于四段同心圆弧上的四个叶片分别与转子外表面、定子内表面及两个配流盘组成四个密封工作油腔。这些油腔随着转子的转动,密封工作油腔产生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变化,双联叶片泵,可以通过配流盘的吸油窗口(与吸油口相连)或排油窗口(与排油口相连)将油液吸入或压出。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