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412
溴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液(变色点pH=5.1):称取0.5g溴甲酚绿,甲基红变色范围,溶于乙醇(95%),用乙醇(95%)稀释至100mL;称取0.1g甲基红,溶于乙醇(95%),用乙醇(95%)稀释至100mL;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匀。

甲基红变色范围(酚酞甲基红变色范围)
二、实验步骤
(1)0.1mol.L-1盐酸溶液的配制:用小量筒取浓盐酸8.2ml,加水稀释至1000ml混匀即得.
(2)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
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2g,精密称定3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溶解后,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10滴,用盐酸溶液(0.1mol·L-1)滴定至溶液由绿变暗红色,煮沸约2min。冷却至室温(或旋摇2min)继续滴定至暗红色,记下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同时做空白试验
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鉴定物质中含有那些组分,及物质由什么组分组成,测定各种组分的相对含量,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今天,甲基红变色范围,我们就从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分析方法、几大分析方法等几个角度为各位粉丝介绍分析化学。。。
第一个重要阶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利用当时物理化学中的溶液化学平衡理论,动力学理论,如沉淀的生成和共沉淀现象,指示剂作用原理,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缓冲作用原理大大地丰富了分析化学的内容,并使分析化学向前迈进了一步.
第二个重要阶段
20世纪40年代以后几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改变了经典分析化学以化学分析为主的局面。
有些细菌能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产生2个分子的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呈粉红色。尿素酶不是诱导酶,因为不论底物尿素是否存在,细菌均能合成此酶。其活性最适pH为7.0。
试验方法: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大量接种于液体培养基管中,摇均,于36±1℃培养10,60和120min,分别观察结果。或涂布并穿刺接种于琼脂斜面,甲基红变色范围,不要到达底部,留底部作变色对照。培养2,4和24h分别观察结果,如阴性应继续培养至4天,作最终判定,变为粉红色为阳性。
2、氧化酶(Oxidase)试验
氧化酶亦即细胞色素氧化酶,为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终末呼吸酶,氧化酶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然后此氧化型细胞色素C再使对苯二胺氧化,甲基红变色范围,产生颜色反应。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