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10
363
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颅内压监测,ICP)增高可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常见于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和脑肿瘤等脑疾病。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eurocriticalcareunit,NCU)收治的多为急性重症脑损伤患者,难治性颅内压增高(ICP>20mmHg,1mmHg=0.133kPa),且标准治疗不奏效的比例约占20%,病死率高达80%~100%。因此,准确监测颅内压变化,合理确认颅内压干预界值,有效控制颅内压,成为降低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的关键。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推出《颅内压增高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颅内压(ICP)增高可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常见于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和脑肿瘤等脑疾病。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CU)收治的多为急性重症脑损伤患者,难治性颅内压增高(ICP>20mmHg,1mmHg=0.133kPa),且标准治疗不奏效的比例约占20%,病死率高达80%~100%。因此,准确监测颅内压变化,合理确认颅内压干预界值,颅内压监测,有效控制颅内压,成为降低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的关键。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推出《颅内压增高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一、颅内压监测
急性重症脑损伤伴颅内压增高临床征象,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严重颅内病变和显著颅内压增高征象时,可考虑颅内压监测,颅内压监测,以评估病情、指导治疗(专家共识,A级推荐)。
德国蒂宾根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外科KonstantinHockel等对开放脑室外引流的颅内压监测的准确性进行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第126卷《ActaNeurochirSuppl》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HockelK&SchuhmannMU.ActaNeurochirSuppl.2018;126:281-286.doi:10.1007/978-3-319-65798-1_55.】
研究背景
脑室外引流系统不仅可以引流脑脊液,还可以与液压传感器连接监测颅内压。但是从开放性脑室外引流系统所获得的颅内压信息,能否精确地监测神经系统血管调节能力,尚不明确。德国蒂宾根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外科KonstantinHockel等对开放脑室外引流的颅内压监测的准确性进行研究,颅内压监测,结果发表在2018年第126卷《ActaNeurochirSuppl》上。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