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环保机械设备首页
会员登陆

弗兰克赫兹(弗兰克赫兹实验)

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384

内容摘要:弗兰克赫兹(弗兰克赫兹实验)弗兰克—赫兹实验是通过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碰撞,进行能量交换而实现原子从基态到高能态的跃迁。设初速度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0的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得能量eU0。当具有这种能量的电子与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弗兰克赫兹,以及弗兰克赫兹实验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搜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主要内容一览

弗兰克赫兹(弗兰克赫兹实验)

弗兰克赫兹(弗兰克赫兹实验)

1弗兰克赫兹管两端电压变化慢的原因

改变加速电场。弗兰克赫兹管两端电压变化慢的原因是由于实验通过改变加速电场的电压控制电子的能量,并以电子撞击汞原子,观察通过的电流来判断原子对电子能量吸收了多少。弗兰克-赫兹管是一个具有双栅极结构的柱面型充汞四极管。

弗兰克赫兹(弗兰克赫兹实验)

弗兰克赫兹(弗兰克赫兹实验)

2弗兰克赫兹实验减速电压对实验曲线的影响

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弗兰克赫兹实验减速电压对实验曲线是没有任何影响的。电压voltage,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

3弗兰克赫兹实验开始没电流怎么办

弗兰克赫兹实验开始没电流解决办法:发现有电压无电流,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加热元件断裂,这时候要关掉电源仔细检查,常见的加热元件分别有GWL--XB、0Cr25Al5、0Cr27Al7Mo2、Cr20Ni80、SiC、MoSi2、Td、Mo、W、二氧化锆、铬酸镧加热元件等。在检查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验电炉配置进行逐检查,然后找到损坏的加热元件进行更换。

4弗兰克赫兹实验的误差分析

(1)温度的微小变化引起的误差;

(2)读数时的视觉误差;

(3)仪器自身的误差。开始阶段电流变化不明显,误差可能较大。

弗兰克-赫兹实验在本实验中可观测到电子与汞蒸汽原子碰撞时的能量转移的量子化现象,测量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从而加深对原子能级概念的理解。

弗兰克-赫兹实验为能级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对玻尔的原子理论是一个有力支持。弗兰克擅长低压气体放电的实验研究。

1913年他和G.赫兹在柏林大学合作,研究电离电势和量子理论的关系,用的方法是勒纳德(P.Lenard)创造的反向电压法,由此他们得到了一系列气体,例如氦、氖、氢和氧的电离电势。后来他们又特地研究了电子和惰性气体的碰撞特性。

扩展资料

弗兰克-赫兹实验阐释了纯弹性碰撞,系统内的总动能大约不变。又因为电子的质量超小于水银原子的质量,电子能够紧紧地获取大部分的动能。

增加电压会使电场增加,刚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感受到的静电力也会加大。电子的速度会加快,更有能量地冲向栅极。所以,更多的电子会冲过栅极,抵达阳极。因此安培计读到的电流也会单调递增。

水银原子的电子的最低激发能量是4.9eV。当加速电压升到4.9伏特时,每一个移动至栅极的自由电子拥有至少4.9eV动能(外加电子在那温度的静能)。

自由电子与水银原子可能会发生非弹性碰撞。自由电子的动能可能被用来使水银原子的束缚电子从一个能量量子态跃迁至另一个能量量子态,从而增加了束缚电子的能极,称这过程为水银原子被激发。

但是,经过这非弹性碰撞,自由电子失去了4.9eV动能,它不再能克服栅极与阳极之间负值的电压。大多数的自由电子会被栅极吸收。因此,抵达阳极的电流会猛烈地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兰克-赫兹实验

5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简述

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简述1914年,弗兰克(Franck,J.1882—1964)和赫兹在研究中发现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能量的转移是量子化的。他们的精确测定表明,电子与汞原子碰撞时,电子损失的能量严格地保持4.9eV,即汞原子只接收4.9eV的能量。

弗兰克

1914年,弗兰克(JamesFranck,1882~1964)和赫兹(GustarHertz,1887~1975)在研究中发现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能量的转移是量子化的。他们的精确测定表明,电子与汞原子碰撞时,电子损失的能量严格地保持4.9eV,即汞原子只接收4.9eV的能量。

这个事实直接证明了汞原子具有玻尔所设想的那种“完全确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状态”,是对玻尔的原子量子化模型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由于他们的工作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曾共同获得1925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

在本实验中可观测到电子与汞蒸汽原子碰撞时的能量转移的量子化现象,测量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从而加深对原子能级概念的理解。

弗兰克-赫兹实验为能级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对玻尔的原子理论是一个有力支持。弗兰克擅长低压气体放电的实验研究。1913年他和G.赫兹在柏林大学合作,研究电离电势和量子理论的关系,用的方法是勒纳德(P.Lenard)创造的反向电压法,由此他们得到了一系列气体,例如氦、氖、氢和氧的电离电势。后来他们又特地研究了电子和惰性气体的碰撞特性。

G.赫兹

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弗兰克(JamesFranck,1882—1964)和哈雷大学的G.赫兹(GustavHertz,1887—1975),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

弗兰克-赫兹实验为能级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对玻尔的原子理论是一个有力支持。弗兰克擅长低压气体放电的实验研究。1913年他和G.赫兹在柏林大学合作,研究电离电势和量子理论的关系,用的方法是勒纳德(P.Lenard)创造的反向电压法,由此他们得到了一系列气体,例如氦、氖、氢和氧的电离电势。后来他们又特地研究了电子和惰性气体的碰撞特性。

6弗兰克赫兹实验的误差来自于哪里

如下:

1、该实验的误差分析存在以下几点:①由于预热不足,使测量值产生误;②在实验时,由于电压的步差不可能连续,故测量的峰值会有一定的误差;③仪器本身存在一定的误差;④画出氩的ip-vg2曲线是一个比较粗糙的过程,难免有误差。

2、1914年,弗兰克和赫兹在研究中发现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能量的转移是量子化的。他们的精确测定表明,电子与汞原子碰撞时,电子损失的能量严格地保持4.9ev,即汞原子只接收4.9ev的能量。

3、误差分析是指对误差在完成系统功能时,对所要求的目标的偏离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发生在系统的哪一个阶段进行分析,把误差减少到最低限度。

弗兰克—赫兹实验证明原子内部结构存在分立的定态能级。这个事实直接证明了汞原子具有玻尔所设想的那种“完全确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状态”,是对玻尔的原子量子化模型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

标签:弗兰克赫兹,实验
本文网址:https://m.huanbaojx.cn/xinnengyuan/1863.html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包括)

下一篇:基于STM32的远程预付费电能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相关阅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