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295
其实氢气发生器原理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氢气发生器原理图,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氢气发生器原理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氢气发生器原理(氢气发生器原理图)
启普发生器
气体发生器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 石季英
启普发生器(Kipps apparatus)是一种气体发生器,又称启氏气体发生器或氢气发生器。它常被用于固体颗粒和液体反应的实验中以制取气体。典型的实验就是利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它是荷兰科学家皮特鲁斯·杰克巴斯·启普(Petrus Jacobus Kipp,1808~1864)发明,并以他的姓名命名的。
中文名
启普发生器
外文名
Kipps apparatus
别名
启氏气体发生器
发明者
皮特鲁斯·杰克巴斯·启普
相关视频
19.7万播放|05:53
只听一遍就够了,5分钟让你明白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
鹏杰数理化
10万播放|02:45
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你试过吗?
张小草娱乐看剧
1.2万播放|07:19
衔接化学初中篇30-实验仪器6启普发生器
谢老师de高中化学课
3.6万播放|06:10
启普发生器原理,制作简单易懂
养生营养课堂
相关星图
实验室常用化学仪器
共53个词条
12.0万阅读
检偏镜
将起偏镜(polarizer)用来检验某一光束是否为线偏振光时,就称为检偏镜。
目镜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是指配装在显微镜目镜中的刻有尺度对比线的玻璃片,经校正后用于测量被观测物体的大小。校正目镜测微尺时,把目镜的上透镜旋下,将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朝下轻轻地装入目镜的隔板上,把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刻度朝上。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视野中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两尺重叠,再使两尺的“0”刻度完全重合,定位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计数两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目镜调节镜
由于屈光度调节范围是有限的,超过这个范围的中度近视等用户可以另外选购专用的目镜调节镜。专为近视用户开发的目镜调节镜,屈光度分别为-1、-2、-3、-4等;专为远视用户开发的目镜调节镜,屈光度分别为+0.5、+1、+1.5、+2、+3等。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视力情况,选择合适的目镜校正镜加装在目镜内,可以裸视进行拍摄。
查看更多
注意事项简介使用方法规格发明者反应原理使用应用范围药品的选用检查漏液、漏气的方法TA说参考资料
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排尽空气后再收集气体;
2.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备氢气,应远离火源;
3.移动启普发生器时,要握住球形容器的蜂腰处,千万不可单手握住球形漏斗,以免底座脱落造成事故。
4.不能用于制乙炔。因为:
a.反应会产生糊状物Ca(OH)2,即氢氧化钙,堵住支管口;
b.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较剧烈,难以控制反应速率;
c.反应会放出大量热量,若操作不当,会炸裂启普发生器;
5.向启普发生器中添加固体时,需用橡胶塞将球形漏斗口塞紧,然后取下容器上的橡胶塞加入固体。液体需要更换时,也应塞紧漏斗口,然后拔下容器底部的液体出口塞,使废液缓缓流出,塞上液体出口塞后,再从球形漏斗口注液。移动启普发生器时,应握住容器的球体,切不可只握球形漏斗,否则会使之与容器脱离,造成漏液或损坏容器;
6.启普发生器不能进行加热,也不能用于强烈的放热反应和剧烈放出气体的反应;
7.必须是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气体的反应,方可使用。
8.添加液体以刚好浸没固体为宜。
简介
启普发生器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最普通、应用最广的化玻仪器之一。由荷兰科学家启普(Petrus Jacobus Kipp,1808~1864)发明,并以他的姓命名。它用普通玻璃制成。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三部分组成。适用于块状固体(不可用于粉末药品)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如氢气、硫化氢等。
使用方法
使用注意事项
块状固体在反应中很快溶解或变成粉末时,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
如果生成气体难溶于反应液,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如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但难溶于盐酸;故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时可用启普发生器。[1]
注意:启普发生器不能用于加热
气密性检查
使用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开启导气管上的旋塞,向球形漏斗中加水。当水充满容器下部的半球体时,关闭旋塞。继续加水,使水上升到长颈漏斗中。静置片刻,若水面不下降,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漏气。漏气处可能是容器上气体出口处的橡皮塞、导气管上的旋塞或长颈漏斗与容器接触的磨口处。如漏气,应塞紧橡皮塞或在磨口处涂上一薄层凡士林。具体操作:[固体试剂由容器上的气体出口加入,加固体前应在容器的球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玻璃棉或放入橡胶垫圈,以防固体掉入半球体中(加固体的量不得超过球体容积的1/3);液体试剂从球形漏斗口注入,注液方法与上述注水方法相同(液体的量以反应时刚刚浸没固体,液面不高过导气管的橡胶塞为宜)]
使用时,打开导气管上的旋塞(使容器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球形漏斗中的液体进入容器与固体反应,气体的流速可用旋塞调节。停止使用时,关闭旋塞,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增大(因为容器中的反应仍在进行,仍有气体生成),将液体压回球形漏斗,使容器中液体液面降低,与固体脱离,反应停止。为保证安全,可在球形漏斗口加安全漏斗,防止气体压力过大时炸裂容器。
特点:符合“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原则。能节约药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随时向装置中添加液体药品。
启普发生器
规格
容量/ml
底直径/mm
中球直径/mm
上球直径/mm
全高/mm
容量/ml
底直径/mm
中球直径/mm
上球直径/mm
全高/mm
250
120
82
90
314
1000
175
130
140
450
500
145
98
110
360
2000
210
160
170
580
发明者
启普发生器的发明人叫启普,是荷兰人,他生于1808年3月5日,1864年2月3日病故,终年57岁。启普曾经学过一点化学,但基本上是一个药物商人。19世纪初期,荷兰的化学并不怎么发达,当时在荷兰成立了一所工业大学,想请启普担任地质教授,因为他自己办的商业比较发达,所以他没有接受工业大学的聘请。
启普除了经商以外,还根据前人制作的发生硫化氢气体的简单装置,设计出一种气体发生器,用的时候就发生气体,不用的时候,酸液上升,气体就停止了。因为这种气体发生器基本上是启普创造出来的,并由会吹玻璃的工人吹制成的,所以后人都称这种仪器为启普发生器。他设计出这种实验室用的气体发生器,一直沿用,基本上没有改变。
除了启普发生器以外,启普还发明过一些小东西。例如,画家绘画用的彩色铅笔也是启普首先制成的,所以他同当时的许多画家很熟悉。启普死得比较早,他的产业由他的儿子继承下来,后来虽然转让给别人了,公司的名称仍然叫做“启普父子公司”,它仍然是荷兰有名的科学仪器公司[2]。
反应原理
实验室里制取较多的氢气,常用启普发生器。它由长颈漏斗、容器和导气管三部分组成。
最初使用时,将仪器横放,把锌粒由容器上插导气管的口中加入,然后放正仪器,再将装导气管的塞子塞好。接着由球形漏斗口加入稀盐酸。使用时,扭开导气管活塞,酸液由球形漏斗流到容器的底部,再上升到中部跟锌粒接触而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从导气管放出。不用时关闭导气管的活塞,容器内继续反应产生的氢气使容器内压强加大,把酸液压回球形漏斗,使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十分方便,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氢气发生器原理(氢气发生器原理图)
原理不同。1、空气发生器的区别主要是来净化室内空气,在污染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室内的呼吸健康。2、氢气发生器的区别电解池,按电解原理,分为纯水型和碱液型。
启普发生器是一种气体发生器,又称启氏气体发生器或氢气发生器。它常被用于固体颗粒和液体反应的实验中以制取气体。典型的实验就是利用稀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
原理是:实验室里制取较多的氢气常用启普发生器。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三部分组成。最初使用时,将仪器横放,把锌粒由容器上插导气管的口中加入,然后放正仪器,再将装导气管的塞子塞好。接着由球形漏斗口加入稀盐酸。
使用时,扭开导气管活塞,酸液由球形漏斗流到容器的底部,再上升到中部跟锌粒接触而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从导气管放出。不用时关闭导气管的活塞,容器内继续反应产生的氢气使容器内压强加大,把酸压回球形漏斗,使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即自行停止。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十分方便,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用启普发生器的优点: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启普发生器的发明人叫启普,是荷兰人,他生于1808年3月5日,1864年2月3日病故,终年57岁。启普曾经学过一点化学,但基本上是一个药物商人。19世纪初期,荷兰的化学并不怎么发达,当时在荷兰成立了一所工业大学,想请启普担任地质教授,因为他自己办的商业比较发达,所以他没有接受工业大学的聘请。
启普除了经商以外,还根据前人制作的发生硫化氢气体的简单装置,设计出一种气体发生器,用的时候就发生气体,不用的时候,酸液上升,气体就停止了。因为这种气体发生器基本上是启普创造出来的,并由会吹玻璃的工人吹制成的,所以后人都称这种仪器为启普发生器。他设计出这种实验室用的气体发生器,一直沿用到今天,基本上没有改变。
启普发生器是一种气体发生器,又称启氏气体发生器或氢气发生器。它常被用于固体颗粒和液体反应的实验中以制取气体。典型的实验就是利用稀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
原理是:实验室里制取较多的氢气常用启普发生器。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三部分组成。最初使用时,将仪器横放,把锌粒由容器上插导气管的口中加入,然后放正仪器,再将装导气管的塞子塞好。接着由球形漏斗口加入稀盐酸。
使用时,扭开导气管活塞,酸液由球形漏斗流到容器的底部,再上升到中部跟锌粒接触而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从导气管放出。不用时关闭导气管的活塞,容器内继续反应产生的氢气使容器内压强加大,把酸压回球形漏斗,使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即自行停止。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十分方便,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用启普发生器的优点: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启普发生器的发明人叫启普,是荷兰人,他生于1808年3月5日,1864年2月3日病故,终年57岁。启普曾经学过一点化学,但基本上是一个药物商人。19世纪初期,荷兰的化学并不怎么发达,当时在荷兰成立了一所工业大学,想请启普担任地质教授,因为他自己办的商业比较发达,所以他没有接受工业大学的聘请。
启普除了经商以外,还根据前人制作的发生硫化氢气体的简单装置,设计出一种气体发生器,用的时候就发生气体,不用的时候,酸液上升,气体就停止了。因为这种气体发生器基本上是启普创造出来的,并由会吹玻璃的工人吹制成的,所以后人都称这种仪器为启普发生器。他设计出这种实验室用的气体发生器,一直沿用到今天,基本上没有改变。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